Simple Style | 關於/首頁 |
![]() 出處 聯合報西螺報導 2007.11.16
「再不轉型就將成為歷史,農業要走自己的路」,西螺果菜市場昨日召開認識有機農產品說明會,大學教授陳世雄鼓勵農民不必擔心通路問題,將提供技術援助;市場副理江禮源指出,將積極向政府爭取認證機制,帶動轉型。
西螺鎮計畫打造「亞洲綠色廚房」,建立有機農產品交易平台,開創屬於台灣的品牌,與國際接軌。 西螺果菜市場副理江禮源說,農業長期處在「看天吃飯」、「菜金菜土」困境,也擺脫不了濫用農藥的噩夢,如今「不開創歷史,將成為歷史」。 江禮源認為,加入WTO就是自創品牌的競爭時代,唯有安全標章的頂級蔬菜才能帶動農業改革,台灣農產品精品化也應加緊腳步,再遲個2、3年就會邊緣化,也只有轉型,以文化、休閒、觀光、物流、生技讓台灣農業活現。 有鑑於此,果菜市場昨日邀請明道大學教授陳世雄舉辦「認識有機農產品」說明會,不少產銷班、生鮮超市業者與會。 陳世雄說,國內溫度、濕度高,但這可以克服,進入有機經營,短期蔬菜要2年、長期則為3年,期間會有人提供技術援助,農民不必擔心通路問題,有心最重要。 有機瓜農曾明寶到場現身說法,「台灣沒有農業政策,農民要走自己的路」。他說,現在是買方市場,但農委會輔導農民,卻不改變消費者觀念,普遍以蔬果外觀來決定價格,農民因此不願為「安全」付出代價。
江禮源指出,政府不做,農民就自己來拚,他會積極向中央爭取生產履歷、農藥登錄等認證機制,讓老農下一代高學歷子弟大展拳腳,以頂級好菜搶攻金字塔頂消費群,為台灣農業殺出一條生路。 2007/11/16 聯合報 @ http://udn.com |